矮蛋包壶 高8.8厘米 宽13.3厘米 作者:邵友廷 矮蛋包壶曾为邵大亨所创,是邵友廷之名品。容量较大,软提,适于家中与茶坊间携带,为清末茶坊的流行款式。壶身圆浑丰满,线条柔和,长颈饰云肩线,挺而精细,口盖母子线配合,稳如天压地。盖内钤“友廷”二字楷书椭圆章。罐钵之盖式,用手抓开启冲泡茶叶,边饰双线,中有一小气孔。壶嘴三弯,伸展自如,圆腴光润,品茗端拿摩挲,手感触觉舒适。泥色为紫红色,久用光润如古玉,亚光闪亮。底为凹形,颇有特点,…
木瓜壶 高14.5厘米 宽21厘米 作者:冯桂林 此壶系三十年代流行款式,与平常之茗壶截然不同。冯桂林所制木瓜,壶身饱满高昂,气势非凡。壶嘴、壶把弯曲,线条优美自然,节疤顺畅得体,尽心精雕细琢枝干生态,健壮有力,又不失实用。重叠木瓜叶形为壶盖,一小枝干作壶钮,触觉舒服,品玩味足,与光润简洁的壶身对比十分协调。壶身一侧刻隶书:“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岐陶刻。”另一侧刻折枝花卉,并署:“宜兴任漱石画。”底钤“金鼎商…
合欢提梁壶 高11.5厘米 口径 6.8厘米 作者:杨彭年 此壶泥色呈深紫褐色,光润鉴人。形制为“曼生十八式” 中的合欢壶,经文人与艺人合作,制成合欢提梁壶,壶底钤“杨彭年造”印款,并在壶身铭:“庐橘微黄尚带酸,坡公句。子繁。”子繁与翟子冶常在紫砂壶上唱合,传世作品可佐证。 此壶应该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陈曼生离任之后,“曼生壶”之名生仍吸引着当时文人继续参与制…
如意仿鼓 高9.5厘米 宽17.3厘米 作者:顾景舟 此壶用深紫泥制作,呈悠然、典雅之美。仿鼓壶式,几经传化,至清末以程寿珍所制为最,器型饱满端庄,屡屡获得殊荣。储铭以此化作如意仿鼓壶,仅为雏形,不甚完美。 顾景舟与五十年代亦曾作此壶式,1989年又重新制作如意仿鼓壶,在传统仿鼓扁壶造型上加饰如意筋纹,身、盖、颈、腹、钮,错落有致,骨肉亭匀,壶的口沿与壶盖截成一条圆线,口盖各…
我们为什么要用紫砂壶来泡茶?为什么不用盖碗,不用玻璃杯或者是其它的茶具,而是偏偏钟爱用紫砂壶呢? 那好,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首先,有很多人都知道紫砂壶在材质上有天然优越性,独特的双重气孔结构。古书中也有记载:紫砂壶有既不夺香,也无熟汤气的特点。从泥料、制作到烧成,能够创作出丰富的器型和呈现多彩的颜色。这些网络上了解和介绍的比较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那紫砂壶到底好在哪里? 我觉得第一点,紫砂壶的实用性。你看、紫砂壶相比较起来盖碗和杯子来讲吧,它泡茶拿捏实用顺手,倒茶、分…
教会一个新手壶友如何选壶 紫砂壶越来越流行,很多人想玩紫砂壶却不知道怎么下手,也怕被坑,今天交给大家作为一个新手应该如何选择壶。首先在我们这个紫砂行里,把紫砂壶分为商品壶和精品壶,区别在于商品壶都是可以批量生产的,而精品壶数量不多甚至是孤品。 这就是分水岭,当你是新手的时候,我这边直接推荐选择商品壶起步,如果选择精品壶的话,有可靠的人带你走那也没问题。商品壶并不是指劣质的壶,而是指可以批量生产的壶。那么在选壶的时候,这边列举几个选择上的问题: 1:如果你不懂壶形,我推荐你可以选择认识的经典传统器…
即将消失的全手工制壶技艺 2006年5月,宜兴丁蜀镇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整个制陶技艺中,最为关键的是成型手法,具体分为手工成型、模具成型以及其他成型方式。其中手工成型细分为拍打成型和拼接成型。 以前的计划经济中,学徒都需要经过2.5年的学徒期以及3年的徒工期的锻炼,才可以正式进入紫砂厂进行制壶任务工作。而如今的社会及其的浮躁,学徒1年就想着出来把壶卖个好价钱,这怎么想都是不可能把壶做好的。 很多喜爱制壶的年轻人却依旧秉承全手工的意志,在不借助模具等其他定型…
最近搜集了一下陶都紫砂的老照片,这些原汁原味的老照片也再现了陶都的悠久历史,展现昔日陶都景象,还原了陶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开矿炼泥 民国徐珂在《清类钞》一文中描述道:“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於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层,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 直到解放前后,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制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在1958年,紫砂泥的加工实现了机械化。 制陶 蜀山旧街,是明中晚期至上世纪60年代宜兴紫砂的生产和销售中心。山上窑火连天,山下商…
宜兴市求志堂紫砂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紫砂茶具研发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向广大紫砂壶爱好者传递紫砂文化,我们创建了求志堂这个紫砂传承网站,有需求了解宜兴紫砂壶的客户,求志堂诚挚欢迎您访问我们的网站,众多紫砂茶具等你来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