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臻品 ‖ 朱亚云 —— 《矮西施》
《矮西施》 黑墩头|240cc左右 作者:朱亚云 西施壶是紫砂壶型里面经典的器型之一,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 朱亚云老师制作的这把矮西施,采用的是宜兴紫砂泥中稀有的黑墩头泥料,此泥料来源于朱泥,经过一定的调配后使得朱泥的红色变为了紫黑色,形成了巨大的颜色反差效果。但是黑墩头泥料的泥性依旧继承了朱泥的特点,非常的细腻且收缩比例在所有泥料中属于最大的一类。 此矮西施…
-
紫砂高级研究员——朱亚云
朱亚云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理事 求志堂紫砂高级研究员 朱亚云,紫砂艺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生于宜兴,学校毕业后,进入紫砂壶的创作于设计,期间受到大师徐汉棠、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小龙等的悉心指导,加上自己的努力钻研,刻苦学习,技艺更上一层楼。作品线条流畅,舒畅自然,收缩恰当,受到各界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朱亚云自幼在陶罐中长大,幼时的记忆,是满街托坯的推车,蜿蜒多姿的陶墙,处处林立的烟囱,顺乎其然继承陶艺,几乎无师自通,其处女作虽稚嫩,却王者之气隐现,通透灵秀。在多位前辈老师的传…
-
紫砂臻品 ‖ 朱亚云 —— 《书扁壶》
《书扁壶》 朱泥|180cc左右 作者:朱亚云 书扁壶又叫“虚扁壶”,也叫“水扁壶”,在本地人口音中,书,虚,水三种发音极为相似,故三种称呼在现在看来都正确。而书扁壶的起源来自明代时大彬所制的“书扁壶”。关于时大彬的书扁壶可以参考《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11期——书扁壶》,我们在此不多说了。 朱亚云老师这把书扁壶也是模仿了时大彬的书扁壶,并略作调整来覆合当代人的审美。壶身挺拔有力,在壶底添加一个底座,与壶口线片相呼应,具有协调的对称感。 壶嘴为标准的切口形单弯嘴,短小有力,口面平整且不锋…
-
紫砂臻品 ‖ 朱亚云 —— 《平盖石瓢》
石瓢壶,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后经多人改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但最终万海归宗,同出一源。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弱水三千 仅饮一瓢 石瓢造型的要点是三角形,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
-
紫砂臻品 ‖ 朱亚云 —— 《高竹节思泉》
《高竹节思泉》 老拼紫|150cc左右 作者:朱亚云 思泉壶是一款将大自然与作者手艺相结合的作品,壶身由上向下收敛,壶底加了一块线片,使得本来重心不稳的壶身显得沉稳端庄。壶钮,壶嘴与壶把的竹节形状相呼应,印证了制壶创作的基本理念“壶的整体要协调,每个部件要搭配匀称”。 壶嘴的整体形状与自然的竹子相似,竹节形状生动形象。嘴前端圆润平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制壶技艺。 壶把形似弯曲的竹子,每段竹节制作细腻,细节非常到位。壶把与壶身相接处都是采用了明接手法,与壶嘴的制作与相接方式相呼应。 镶嵌…
-
臻品 ‖ 朱亚云 ——《婉晴壶》
婉晴壶 作者:朱亚云 半手工 泥料:朱泥 容量:350cc 此壶是一款多元素融合的具有特色的紫砂壶。朱亚云老师用自己多年的制壶经验和技术,将当代主流壶形的几种特点用自己的方式结合,制作而成的这一紫砂壶。 此壶取名为婉晴壶,“婉”字有柔顺、美好之意。壶外观虽然是四方壶的样式,却没有它那种硬朗、硬直的感觉。朱亚云老师在壶的每个拼接处,做了一个类似“倒角”的手法处理,将棱角处的线条过渡的很顺畅,带有女性的阴柔之美。 “晴”字有雨过天晴,一切转为美好的意思。朱亚云老师将此壶取名“婉晴壶”不仅仅只是对此壶…
-
臻品 ‖ 朱亚云 ——《青荷》
夏日傍晚微风习习, 在一小塘旁, 蛙儿悠然地在荷叶上起跳, 荷花随风摆动… 朱亚云的“青荷壶”, 就在这如梦如幻的景色中诞生了。 《青荷》 原矿紫泥|480cc左右 作者:朱亚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采莲戏鱼,孩提时的快乐时光一直映在朱亚云的脑海里,“青荷壶”所描述的正是这样的景象。 荷花作为壶身的主体,泥绘堆砌自下而上浮现在壶身,莲蓬温润肥美,令人如嗅莲香,荷叶自然灵动,壶把枝梗上的荷刺,刻画得精细入微。 一只青蛙停留在壶盖之…
-
臻品 ‖ 朱亚云——《通壁》
《通壁》 四号井底槽清 | 300cc左右 全手工 | 朱亚云 制 一杯清茗,可沁诗脾 烹茶无客至,得味有诗来 通壁壶是一款经典壶形,它的特色在于底部的玉壁设计,小巧可爱,不同凡响,与笔直的壶身相呼应,当使用恰当的紫砂泥时,给人一种玉的厚度感。 通璧壶壶身的设计是直身筒、硬折肩,非常难得,圆滑大度,美观中带着阳刚气韵。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正气不失圆滑,体现了此壶作者的内心。 壶底是玉壁设计,盖与底相互映视、隐约相通,阴阳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此壶取名通壁。 通壁壶成型难度颇大,流和把的搭配殊…